##ReadMore##
同樣可以用來回應同人在〈獨立思考的能力〉中說的
「因此,會認為台灣貧富差距不存在、台灣經濟並沒有變差的人,其實他們不是不知民間疾苦不然就是刻意忽略現實。台灣經濟到底有沒有變差,這是從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觀察得到的事實,大家心知肚明,不需要運用巧妙的數據解讀來欺騙自己。雖然數據可以幫助解釋真實現象,然而,基於不同的假設、研究方法,解讀出來的結果也常常會有迥然不同的結果,而且有很多情況下,數據是無法完全解讀真實的現象的。」
你的感受能被證偽嗎?如果你的感受與數據衝突了?你又怎麼能說「大家心知肚明,不需要運用巧妙的數據解讀來欺騙自己。」而不是說「對不起,我都被我的感受所蒙蔽了。」
然後他又說到「大家都跟我一樣認為經濟夠好了嗎?如果沒有,為什麼?執政者有花心思去彌補落差嗎?如果沒有,那又是為了什麼呢?」然後呢?這就能夠拆解BillyPan論述的「大環境影響經濟較多,而非執政黨。」這個陳述嗎?不行吧。
不然我這樣說,今天我的陳述是「自己的努力影響成績較多,而非老師」然後難道問了「大家都跟我一樣認為成績夠好了嗎?如果沒有,為什麼?老師有花心思去彌補落差嗎?如果沒有,那又是為了什麼呢?」這樣就能夠拆解我剛剛的論述嗎?一樣不行!
我耍機車的回答一下同人的問題好了。
大家都跟我一樣認為經濟夠好了嗎?沒有。
如果沒有,為什麼?因為笨,會被統媒洗腦。
執政者有花心思去彌補落差嗎?有,但是曝光率不高,之前謝志偉就拿CPI來說明,物價其實漲很慢。
如果沒有,那又是為了什麼呢?要問的是沒有效果吧,為啥沒有效果?因為太笨、太貪婪了,事事怪政府,不懂自我檢討,而且出來講真相的人沒有市場。
別說我太機車,事實就有可能是如此。
但是一般人的回答又可以是什麼?
大家都跟我一樣認為經濟夠好了嗎?沒有。
如果沒有,為什麼?因為經濟真的很爛。
執政者有花心思去彌補落差嗎?沒有。
如果沒有,那又是為了什麼呢?因為他們為了選票,總是要請一些人出來扯扯謊。
事實也有可能是如此,有沒有問這些問題,根本無助於瞭解問題的全貌。
真正有助於瞭解事實真相的方法,我認為是先尋求共識。比如說,感覺為準還是數據為準,要以誰的感覺,要以哪個單位的數據,這是尋求判準的共識。又或者,先找出共同的事實認知,或共同的價值認知,不然永遠沒有辦法溝通,瞭解對方在想啥,永遠都是張飛打岳飛,打的滿天飛,不可共量的問題阿,我想這些東西孔恩都說過了,詳細的可以去網路上找找,省的我多說多錯。
而這種尋求共識或尋找典範的過程,就應該如卡爾.波普爾所說的不斷的提出假說,然後進行證偽,再修正,然後新的假說,換到這裡就是,先看看以A共識可不可以對話,不行,那B呢?可以,那麼B1可以嗎?不行,那麼B2呢?可以.....這樣不斷下去,尋求可以相互對話的空間。
回到原本同人對BillyPan的批評,阿,BillyPan一開始就說了「個人很難去看整體社會的情況。你開的店今年賺了大錢,你就會覺得景氣。你和你週圍的人都變窮了,就會覺得不景氣。我們要了解真正的現況,沒有別的方法,一定要看整體的統計數字。」然後呢?同人說「這是從日常生活中就可以觀察得到的事實,大家心知肚明,不需要運用巧妙的數據解讀來欺騙自己。」這有意義嗎?這構成攻擊嘛?
譬如說,「從外表很難看出財力,所以要看銀行存款。A的銀行存款比B多,所以A比較有財力。」然後攻擊說「看銀行存款根本就是欺騙自己,看外表就可以了。」這完全拆解不掉「如果以銀行存款為衡量標準時,A確實比較有財力。」這個論述,而且對於「要看外表還是要看銀行存款來評價財力」這個問題,一點解決的效果都沒有。
回到原本的批評,難道同人有提出「為何日常生活的觀察勝過整體的統計數字」嗎?沒有耶,在這樣的狀況下是,以整體統計數據衡量BillyPan勝,而以日常生活的觀察衡量,還不知道誰勝耶,是以同人的生活,還是BillyPan的生活,還是我的生活?要拆解透過堆砌數據來論證的論點,只能從數據下手。如同要拆解你的主觀感受,也只能從你的主觀感受下手,不承認對方的前提卻又不戰前提,只能取得阿Q勝利,有能力就跳下去戰,別再自我感覺良好了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