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1月30日

在看完《被遺忘的1937》後

......,但若有一天若雙方的處境對調,是否也會做出一樣的事情,我認為,這才是真正的人生課題,......
##ReadMore##

《被遺忘的1937》(Nanking)片子我覺得還好,片後訪談讓我很不愉快。

如果只是要紀錄,那就紀錄,但是我討厭李崗他把他的政治立場帶進來!任何有良知的人都可以斥責屠殺,但是為什麼偏偏又要扯到入聯或正名?況且又說什麼,二二八應該被淡忘,ㄊㄇㄉ,為什麼在這片土地上的事情要被淡忘?可是卻要去記取其他土地上的事情?難道你有關心亞美尼亞大屠殺?盧安達大屠殺?說來說去不也是族群認同的問題!ㄇㄉ!說什麼人性光輝,真是糟蹋這部片。

由於很不愉快,電影後又有一些休息時間,所以寫了一些東西在筆記本上。


為什麼日本人做出這樣的事,如果導演有說他的目的是為了反戰,那怎麼不替日本人找個符合人性的開脫,抑或這些日本兵天生失去了人性?如果不替日本兵尋找開脫,那豈不造成了族群仇恨?

若戰爭源自於衝突及利益糾葛,但挑起這些記憶也會引起衝突與利益糾葛,那本作又如何面對這些問題,如果它的目的是為了避免戰爭。

如果大家用此一標準看待南京大屠殺,那麼又如何看待二二八事件?若南京大屠殺該被提醒,那又為何不能承認蔣為二二八元兇?


屠殺的電影有許多,許多都可以讓我們知道有許多人擁有偉大的人性光輝,但能否有部電影能成功的為屠夫開脫?抑或大家要說的是屠夫們天生就沒人性?總之,我認為,只一昧的說明受害者的可憐及援助者的偉大的電影,是不夠格的。當然不是要歌頌這些加害者,但若有一天若雙方的處境對調,是否也會做出一樣的事情,我認為,這才是真正的人生課題,避免我們的人性受到挑戰,才能真正的反戰呢?

2007年11月13日

台灣南韓貧富差距——統計的誤用

無心的錯誤是“誤用”
有心的錯誤是“說謊”

行政院主計處第三局 饒志堅科長

那天看到杜震華教授〈政府不知新貧痛苦〉一文,我遲遲不敢相信與接受其數據,即衡量貧富問題最好的指標吉尼係數
(Gini Coefficient),南韓的表現(0.32)居然比台灣(0.339)出色,這違背了我的經驗法則與認知。
##ReadMore##

而我便前往詢問了杜教授,而杜教授回覆我,指出南韓資料得自於世界銀行2007年版的World Economic Indicators。世界銀行,嘖嘖,看來這次打不過也拆不掉了,但是心裡還是覺得怪怪的。雖然之前有看過主計處在〈我國與主要國家所得分配之比較〉pdf檔  (如果下載不到,可以從這裡。)所指出,台韓兩國吉尼係數統計方法的差異,但該文的資料只有給到2003年,且南韓的資料只給到2000年,況我尚不知世界銀行這次採用的是那一單位的調查,只好暫且作罷,抱持著疑問而接受了該份數據。

而今天上
朝鮮日報中文版南韓大學畢業生起薪的資料,誤打誤撞,翻到了年初南韓統計廳所公佈《2006年家庭收支動向》的相關報導其採用的統計方法即是上文主計處所指出「係以二人以上戶之資料為主」,該報導指出吉尼係數為0.351,而非杜教授一文所指之0.32。

那麼一定是有一方的數據出了問題,當下先把問題反應予杜教授,再繼續調查。

眾裡尋他千百度,驀然迴首,那人卻在燈火欄珊處。

找到資料了!就在
《95年家庭收支調查》主要結果表中,〈第七表 世界各國家地區所得分配狀況〉doc檔 有寫到,確實是因為統計方法不同所造成的差異。
「南韓為韓國社會指標2006,(a)為引用全國性家庭收支調查,且不含單人戶及農家之所得總額,(b)係都市薪資家庭(亦不含單人戶及農家)之所得總額。」
即a為朝鮮日報上之數據,而b為杜教授所引用之世界銀行之數據。

台灣吉尼係數含單人戶與農家之所得,已經以0.339優於南韓之0.351 0.352 且又根據主計處上文結論所指出的,由於台韓雙方統計基準的不同,若將我國資料以相同基礎計算,即不含單人戶與農家,且改變對於所得認列的方法,則台灣所得分配之表現又將大大勝於南韓

我相信杜教授只是無心的誤用,但民眾能不能花這些功夫來解讀統計數據背後的世界呢?而媒體與政治人物在運用這些數據時,又有多少專業素養呢?又怎麼面臨
刻意誤導的問題呢?

2007年11月9日

寫的問題與感想

自從開始寫blog後,認為總是要一段時間推出一些文章。但面臨許多問題,讓我生不出東西,只能用貓咪照片來騙點閱數。

不知道寫什麼、不知從何處開始寫、不知為什麼要寫這個主題而且寫了不知道對不對。

而且不斷的寫或嘗試著寫,更發現自己不學無術,許多想法沒有辦法獲得證明,而許多看法也只能是種看法,有點沮喪,就真的想要多唸點書。
##ShowAll##
--
圖片來源:路胖與野獸。

2007年11月6日

論感覺派與數據派


「體感治安」這是日本人使用的詞,是指民眾對於治安的感受,相較於體感治安,「指數治安」則是用數據與資料佐證的治安,關於此事已有專文論述。

我在想同樣的狀況是不是在經濟上一樣會發生,即媒體誇大其詞或不詳加考證,而且這樣的作法對媒體來說有利可圖而且是可行的。我們對於治安的感受來自於新聞媒體,因不是每個人都會碰上社會案件,且個人的生活經驗有所侷限,因此難以掌握整體的治安狀況。
##ReadMore##
而經濟的我們又怎麼能說不會碰上與不切身呢?我們關注自身的薪水,消費時頻頻比價,注意特賣會與投資資訊,天天與經濟接觸的我們怎麼會不關注經濟,又怎麼無從體察經濟好壞呢?但我在這裡要指出一個觀點,一個人們誤判經濟情勢的原因。即「人們喜好將功勞歸因於己,將過錯推卸於人。」

陳之藩的謝天是騙人的,沒有人會把自己的升遷、股票的上揚、企業的賺錢歸因於政府或他人,而往往認為是因為自己傑出的表現、銳利的眼光、卓越的遠見,那麼虧錢的時候呢?又有幾個人能夠痛定思痛檢討自己?

我並非認為不可將功勞歸因於己,而是認為無法痛定思痛,而將過錯推卸於人將造成所謂體感經濟之惡化。

不然這樣問好了,一般人怎麼做到負債千萬?然後無力償債,燒炭自殺。台灣社會沒有足夠的社會福利與社會安全網來保障中低收入戶嗎?我說的是台灣社會不是台灣政府喔,也就是包含慈濟之類,民間社會福利機構的救助,在這樣的救助下,到底哪些人要燒炭?太笨、被騙、精神病患者,除此之外我想不到其他的可能。

對,我固然承認現在詐騙技術推陳出新,而許多企業的會計報表複雜到除了領錢的專家外,沒人看得懂,也沒人願意看懂,但是這樣就構成政府介入干預的理由嗎?這樣就可以為了你的投資失利而找藉口嗎?(投資?看不懂財報的投資與賭博何異?)

對,因為你想要找藉口,找人附合你,所以媒體這樣做了,有賣點,有市場,眾人將矛頭轉向政府。我幫政府辯護嗎?ㄊㄇㄉ,問題根本不在於政府好或不好,今天政府只要有好好捍衛自由市場,確保市場機制能夠運行,再來就是ㄊㄇㄉ你的問題,你的問題!!!

ok,fine.不能接受可以,我換種論述。

今天有幾個人知道油價在民國60年多少錢?70年又多少錢?而同樣的時間,水、電、瓦斯的價格又是如何?也就是如果只憑日常經驗來看,那麼根本作不得數,因為人的記憶不好,常有遺漏、錯失。有多少人知道現今油價與25年前相同?能源價格指數

如果不透過數據來看,那麼我們又怎麼知道整體社會的變遷、變化?今日聽你幹油價漲,怎麼沒有聽見有人為了電信費下跌而鼓掌?



我也不是認為數據派完全不能鞭。對,現在主計處許多調查方式很鳥,讓我們沒有足夠的理由相信這些數據值得引用。(如家庭收支調查報告的調查方法就有點鳥)但是,這不代表可以沒事亂訐譙,你要幹抽樣方式或統計方法,好說歹說也要有點內容,像是寫篇專文,這樣我也不會覺得你沒理由亂叫囂,不是很好嗎?




總而言之,言而總之,我顧慮你的感受,但是或許數據能說的比你更多。

--
圖片來源:姊姊家的天下第一帥貓路易。(雖然有點胖)

2007年11月3日

GDP、人均GDP與PPP

很多人透過GDP來比較各國經濟表現,本文要說明的是GDP、人均GDP與PPP後GDP,何者為較佳的比較標準。
##ReadMore##
吳聰敏所著之《總體經濟學》
http://homepage.ntu.edu.tw/~ntut019/macro/MAbook1-2.pdf
經濟成長是由技術進步、固定資本累積、人力資本增加, 與勞動投入增加所造成的。p67

成長會計是利用生產函數的概念解析GDP成長率的來源。若生產函數為Cobb-Douglas形式,GDP成長率決定於勞動投入成長率,固定資本投入成長率,以及技術進步率,後者又稱為多因素生產力進步率。p71

也因此經濟成長=勞動投入+固定資本投入+技術進步(式一)

再來GDP以美元計價,所以名目GDP=本國貨幣GDP×美元匯率(式二)


由式一可以得知比較GDP成長率時常常會忽略人口成長的因素,即人口成長所帶來的勞動投入成長。
例子如下:
如A國勞動投入貢獻增加5%技術進步5% GDP成長率為10%,
B國技術進步7% GDP成長為7%,
我們可以說A國表現比B國好嗎?只能從帳面上這樣說,但是實際上A國可能因為人口成長快,所以勞動投入貢獻也高,但是每人的產出未必提昇較多。

換個角度來說,
C國 人口1000 生產力5 產出為5000,
D國 人口100 生產力30 產出為3000,
C國產出比D國多,但D國人均產出較高,每人能分享到的經濟成果較多。

因此比較經濟表現時,相較GDP與經濟成長率,人均GDP與去除勞動力成長的經濟成長率,是比較好的指標。


由式二可以得知GDP會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,若一國今年匯率對美大幅升值則GDP也將大幅增加, 但經濟狀況有無改善呢?
如E國 第一年匯率1換100 本幣計價產出為100 美元GDP為10000,
   第二年匯率1換120 本幣計價產出為100 美元GDP為12000 成長率20%。
而F國 第一年匯率1換100 本幣計價產出為100 美元GDP為10000,
   第二年匯率1換100 本幣計價產出為110 美元GDP為11000 成長率10%。
(假定兩國通貨膨脹為0%)
上述的狀況則可能造成我們認定E國經濟表現比F國好,但實際上 F國實質產出成長率卻較高。

因此比較經濟表現時,相較未經購買力平準之GDP,經購買力平準之GDP,比較好的指標。